新宝gg
2025-06-14 03:56:29

【新闻随笔】古老的龙舟将划向更开阔的未来

分享到:

  在湖南汨罗,“龙舟故里”百舸争流;在广东佛山,现存最古老的龙舟焕发新的生机;福建福州的夜赛龙舟和重庆巴南的陆地龙舟比赛带给人们特别的乐趣……今年端午期间,多地纷纷开展龙舟比赛,让传统的体育文化活动迸发出无限活力。

  “五月五,是端阳。龙舟下水喜洋洋。”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寄托悠远厚重的家国情怀,承载趋吉避凶的美好期许,关联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其中,最具仪式感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非龙舟竞渡莫属。

  龙舟比赛源自何来?按照南朝梁代《续齐谐记》以及《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长江流域的划龙舟比赛,大多源于对屈原的纪念;江浙一带,则把纪念伍子胥与原有的端午习俗结合起来,形成了早期的龙舟竞渡。流传于贵州、福建等地的说法则是,古时江河多水患,民众划着七彩龙船游弋江上,为的是祈求风调雨顺、民生安康。也有专家认为,赛龙舟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龙图腾祭祀……无论如何,端午节前后举行的划龙舟比赛,已成为中华儿女共通的精神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龙舟竞赛历经千年而不衰,受到普遍欢迎。究其原因,首先是源于数千年文化习俗的传承。不论是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的屈子,还是孝勇忠义、实干为民的伍子胥,都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共尊的先贤;不论是先民对“龙图腾”的推崇信仰,还是驭舟江河、巡游祈雨的仪式,契合的都是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殷切期盼。这些美好的期许具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

  其次,滋养于龙舟竞渡所展现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龙舟比赛的特点在于百舸争流、“弄潮儿在潮头立”的万丈激情;在于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奋楫争先的团队协助精神;在于坚韧不屈、挥桨激浪、力争上游的拼搏态度……一场龙舟比赛往往就是一股激动人心、奋发向上的人间英雄气,对于比赛者和观众都有一定的精神治愈之效。

  再次,得益于龙舟比赛强大的包容性。龙舟比赛,不仅可以有水上龙舟、旱地龙舟等不同比赛形式,还开设有日间竞技、夜间赛舟不同的比赛时段,而且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今年端午期间,“龙舟狂欢模式”在西班牙巴达洛纳、英国曼彻斯特、南非开普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陆续上演,一些国际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鼓声阵阵、桨影翻飞间,龙舟竞渡这一古老的运动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被认为象征豁达的生活态度——“尽力而为,玩得开心”。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在于精神层面的赓续,也在于现实社会的需求。据媒体报道,湖南汨罗每年制造龙舟近万条,产值达2亿元。广州市上漖村龙舟制造基地,龙舟产业爆火,有的订单排到2027年。在湖北荆州,从传统木舟到碳纤维龙舟,从民间作坊到现代化企业,龙舟制造活力满满……人们欣喜地看到,龙舟竞渡的故事不仅没有因为岁月变迁而式微,反而不断延展和创新,这何尝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动样本!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虽经千年时光流转,古老的龙舟比赛依然热闹非凡、激动人心,依然是人们精神世界以及现实生活中值得期待的一部分,这是传统文化之幸、非遗传承之幸。一头连接着浩茫的传统,一头牵系起人们当下的生活,古老的龙舟还将划向更开阔的未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千年铁脊绘锦绣——解码“晋阳名城”太原的文化自信样本

  韩国共同候选人李在明4日当选第21届韩国总统。火速上岗的他将面临哪些内外挑战。中韩关系能否回暖[详细]

  新华社首尔6月4日电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许在国会正式宣誓就职。  李在明在就职讲话中说 “我将努力实现大团结,成为团...[详细]

  “不节食不运动,月瘦20斤不是梦”“餐前喝一杯,躺着变苗条”……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和塑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详细]

  新华社首尔6月4日电热点问答丨李在明内政外交怎么干  新华社记者陆睿汤沛沛  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4日上午召开全体会议,正式确...[详细]

  新华社首尔6月4日电韩国总统李在明当地时间4日上午11时许在国会正式宣誓就职。李在明还表示,将启动紧急经济专班,依靠国家财政实现经济良...[详细]

  关于开展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专项整治的通告    近年来,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军队文职人员考试培训为名违法违规经营,出现无证经营、虚...[详细]

  6月2日、8日局部有雨!山东3-7日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 利于小麦收割和晾晒

  海尔专卖店年中盛典,国补➕企补至高50%优惠,2999元电动车等你拿!

  海尔专卖店年中盛典,国补➕企补至高50%优惠,2999元电动车等你拿!

  展示警用装备新生态 第12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将于5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

上一篇:凝聚科技“她”智慧 助力创新“她”发展——2025年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广西女科技工作者“三助
下一篇:今年起新增29种本科专业!